今天给各位分享本篇影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豆豆影评 喔。
如果罗列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那么她一定榜上有名。
弗里达 · 卡罗。
一个连毕加索都自叹不如的女画家,一个头像被印在墨西哥钞票上的女人,一个时代的时尚偶像。
她的传奇故事,曾被拍成电影《弗里达》。
今年恰好是这部电影上映 20 周年。
鱼叔借此机会来说说,这部心目中最好的人物传记片——
《弗里达》
Frida

谈及这部电影,不得不提人物原型,墨西哥画家弗里达 · 卡罗。
她是拉丁美洲最伟大的女画家,人生经历堪称曲折——
6 岁罹患小儿麻痹症,右腿肌肉萎缩;
18 岁出车祸,脊椎折成三截,金属扶手刺穿了骨盆;
54 岁去世,一生经历了32 次外科手术,包括 1 次截肢。

1907 年,弗里达 · 卡罗出生于墨西哥城。
她从小就特立独行,性格乖张,敢于挑战规则。
童年拍摄全家福时,她竟然穿着男士西装就来了。
表情冷酷,动作张扬,与正襟危坐的家人形成鲜明反差。

在车上,她给抱着婴儿的妇人让座,与拎着金粉的装修工人闲聊,一切都很稀疏平常。

装修工人的金粉飘散一地,而一根铁扶手更是直穿弗里达的身体。

世界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画」。
弗里达将苦难当作了灵感缪斯,以颜料倾泻感情。
由于整日躺在床上,她只能长时间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身体。
于是便有了第一张代表作——《穿天鹅绒衣服的自画像》。
这也奠定了她今后的创作方向,多以自画像为主。

1932 年,弗里达第二次流产。
电影画面出自弗里达的画作《亨利 · 福特医院》。
她对着婴儿的标本作画,画面中央是医院的病床,置于天地之间。

1939 年,弗里达决定和丈夫分开,并创作了《两个弗里达》。
画面中一左一右两个弗里达,分别穿着墨西哥传统服饰和殖民时期的婚服。
象征着婚前婚后两种不同的状态。

1944 年所创作的《断裂的脊柱》是电影中最富视觉冲击力的一幅画。
彼时弗里达病情恶化,因脊椎问题而截肢。
可术后,她对色彩的选用反倒变得更加大胆。

《弗里达》的成功之处在于,完全颠覆了人物传记片的拍法。
没有流水账式地记录弗里达的生平。
而是采用天马行空的超现实表达,用一幅幅画作串联起弗里达的一生。
既是视觉盛宴,更是心灵的冲击。

《弗里达》跳脱出四平八稳的传统传记片模式,从第一个镜头就带着观众在「飞」。
当所有情绪累计到爆点后,这才有了结尾封神的一幕——
弗里达躺在床上,上面还躺着一具骷髅。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骷髅开始着火,最终烧毁了整张床。

1954 年 7 月 13 日,弗里达告别了人世。
在她留下的最后一幅画作中,发出了对生命最后的怒吼 :
「Viva La Vida! ( 生命万岁 ) 」

弗里达的事迹,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
生命的美,一定会绽放吗?
这个问题,高圆圆给出了答案。

2021 年 2 月,开车回家的途中,她遇到了车祸。
她的车子在发生险情之前,已经及时刹住了。
然而,后面的车还是撞了上来,导致四车连环追尾。

这才心有余悸的感慨到,「生死真的是一瞬间。」

正是这不计其数的碰撞测试,以保证在真实事故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死亡。
也体现出了汽车对于生命的尊重。
而尊重每个生命,才能绽放生命的奇迹。

这样死里逃生的案例,并非只有一个。
在这次生命奇迹俱乐部十周年之际,沃尔沃邀请了高圆圆、罗永浩、罗翔、许知远4 位品牌挚友,一起见证最真实的故事。
除了前面介绍的张丹婷,还出现了另三位。
他们都是「沃尔沃生命奇迹俱乐部」的一员。
什么是「沃尔沃生命奇迹俱乐部」?
这恐怕是世界上入会条件最「严苛」,也最不愿意扩大规模的俱乐部。
首先你必须是沃尔沃车主;
其次你必须驾驶着沃尔沃汽车,从一场足以致命的交通事故中生还。

66 人,意味着 66 次生命的奇迹。
沃尔沃汽车的安全理念就是,0 伤亡 0 碰撞。
我们时常感叹,生命终将创造奇迹,但生命的奇迹绝非偶然。
每一次起生回生的背后,都是沃尔沃安全体系的极致守护。
汽车安全历史中最伟大的发明「三点式安全带」,就出自沃尔沃。
而它将这项专利,无偿提供给了世界。
还有「丢轮保命」技术等,可以说,汽车安全领域的很多第一都是沃尔沃创造的。
当灾难与意外突然降临,沃尔沃用对安全的坚持,让每份爱都有所载,让生命的奇迹成为必然。

俱乐部的目的不是为了反刍苦难。
而是通过直面苦难,才知生命的宝贵。
就像弗里达的艺术生涯是因为抵抗苦难才开始。
画画又反过来给予弗里达力量,让她能更从容地与苦难周旋。
直到她发出了「生命万岁」的呐喊。
对生命有敬畏,对责任有担当。
这才能创造「活下来」的奇迹。
没有一种豪华比得上家人的安全和健康。
唯爱与生命不可辜负。

全文完。
最后,您如何评价 ( 《弗里达》影评:像她这样的偶像,全球不超过三个 ) 呢?想查看更多影评,请关注 精彩高分评论 - 豆豆影评 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最新大片分享 - 豆豆影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