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本篇影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豆豆影评 喔。
这几年,内娱似乎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码——
微博热搜。
不少作品,在剧情中捆绑一堆「社会热点」。
但,经常起到反效果。
比如白百何主演的《门锁》,被骂消费独居女性,风评大扑街。
热门国剧《心居》,提到全职主妇困境、职场性骚扰、买房困难……
但因为「强行扣题」,反倒给人一种悬浮感,豆瓣评分未及格。
《心居》影评
其实,热搜不是不能「蹭」。
关键要看怎么蹭。
最近,就有一部新片带着「全球热搜大全」的标签,却获得了超高口碑。
把互联网上一点就炸的话题,挨个吐槽了一遍。
金句不断,讽刺拉满。
看得鱼叔只能说出一个字:爽!
《核磁共振》
电影开头,男主的处境就让人狠狠代入了。
他是一个背井离乡的打工人。
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他还能忍受。
可是来自周围人的恶意,每天都在试探逼近他的底线。
在发达国家,像他这样来自罗马尼亚的工人是被排挤的对象。
在一个极度排外的环境里,他经常要遭受「地域黑」的攻击。
一次,他因为急事,不得不在工作时间用了一会手机。
哪知,上司丝毫不顾及他平时卖力的表现,直接唾骂:
懒得要死的吉普赛人!
暴脾气的奥纳咽不下这口气。
他一头把上司撞得口吐鲜血,随后跑路回了老家。
然而,讽刺的是,在他看似淳朴的老家,也正上演着一出「本地人 VS 外地人」的大战。
起因是,村里的面包厂招了三个亚洲工人。
虽说三人吃苦耐劳,大大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
但面包厂的日子却是一天比一天难过了。
原因无他:村子里的人坚决抵制亚洲劳工。
一开始,村民们只是在网上的论坛打嘴炮:
把他们都处死!
那些混蛋只会抢劫和杀人!
但后来,村民对亚洲劳工的仇视逐渐加深,事态不断升级。
他们白天打嘴炮,晚上动真格。
穿上臭名昭著的「3K 党」的服装,向亚洲工人的房子里扔燃烧瓶。
明晃晃的死亡威胁。
前一秒温馨和谐的房间,下一秒瞬间被恐惧填满。
一场斗争在所难免。
而这场斗争的高潮,被导演浓缩为一个18 分钟的长镜头。
正是这个镜头,让这部电影在不少影迷心中「封神」。
去年在戛纳电影节没拿到奖项,令人意难平。
那么这个长镜头,究竟拍了什么呢?
它拍的是一场
2022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豆瓣
「村民大会」,即村民 VS 面包厂的大型直播对线。
村民方率先出马:
我们对那些人没意见,只要他们待在自己的国家。
而不是在我们的面包厂里,把手伸进我们吃的面包里。
这话看似中立,实则满是偏见。
想想我们的生活中,不也充斥着这样道貌岸然的发言吗:
我不歧视同性恋,但不想让他们靠近我
我不歧视女性,但女生在理科方面的天赋的确不如男生
我不歧视……但……
最能体现村民双标虚伪的,还要属其中的一名医生。
他以「专家」的身份,摆出了让面包厂无法推脱的「权威理由」:
亚洲人的疾病、病毒导致地球上出现了艾滋病、禽流感,让他们做面包,不卫生。
是不是和新冠爆发时的「中国人携带病毒论」如出一辙?
甚至直到现在,都不乏国人因此在海外遭遇歧视羞辱、暴力攻击。
讽刺的是,医生这番「专家建议」,转眼就被面包厂老板戳破。
她回应,这些亚洲工人都已通过体检。
根本就没有携带什么病毒。
并且,她同意把亚洲人调动到其他岗位。
这样总该行了吧?
可村民听罢,更急了。
不再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干脆摊牌:对,我们就是歧视亚洲人,就是要赶他们走,咋地?
至此,村民一方的嘴脸已经暴露无遗。
而导演更高明的地方,还在后面。
他无意把某一方塑造为「恶人」。
而是通过长镜头的层层递进,平等地冒犯了每一个群体。
面包厂看似是受害者,没做错事,却被抵制。
然而实际上,她们才不是出于维护弱者权益,才为亚洲工人辩护的。
最初之所以招亚洲人,纯粹是为了申请欧盟为多元化企业发放的补贴。
女老板甚至曾经压榨员工,要求他们无偿加班。
她自己开着豪车享受生活,却只肯给员工最低工资。
这还不算完。
大会进行到这,已经火药味十足。
竟然还有「境外势力」掺和
决战电视剧免费观看全集2022完整版高清
进来,火上浇油。
一个环保 NGO 派来的法国小哥突然开麦,准备高呼一些自由平等博爱口号。
村民没等听完就破口大骂:
你们口口声声说着环保,关掉了我们的矿场,让我们的人民失业,让我们的家乡变成欧洲的动物园。
而你们自己却在杀野熊,修公路。
渐渐地,讨论演变成人身攻击。
在这个长镜头的最后,一名村民道出了最荒诞的处境:
在座的许多人自己都是外国人,有什么资格排挤其他外国人?
此话不假,罗马尼亚由于特殊的地缘因素,生活着许多国家的移民。
村民当中就有不少是匈牙利人。
还没来得及解决亚洲劳工的问题,积怨已久的内部矛盾先被点燃了。
不同族裔的村民站了起来,暴力一触即发。
最终,在一哄而上的撕扯中,长镜头和电影同时达到高潮。
种族歧视、劳资关系、环保主义、政治正确……
导演轻而易举地把国际热点「蹭了个遍」。
更难得的是,他「蹭」得有水准:
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没有生搬硬套的尴尬。
犀利揶揄之中,每一个人物都变得鲜活生动,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而这一切,都被浓缩在一个十几分钟的长镜头当中。
妙,实在是妙。
提起长镜头,大家可能会想到一些以此闻名的电影,例如「一镜到底」的《鸟人》《1917》。
对于创作者来说,长镜头意味着更高的拍摄难度。
国师张艺谋,就曾希望用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拍出《满江红》。
可惜最终碍于节奏原因无法实现。
然而,随着长镜头「大名远扬」,导演们对长镜头的使用大量增加。
部分电影中的长镜头,被认为是可有可无、故弄玄虚的炫技手段,亦或者是宣发时的噱头。
郭敬明的《小时代 4》最后长达 8 分钟的长镜头,拍摄难度可谓是「地狱级别」。
但,很难说它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而《核磁共振》的长镜头之所以能够「封神」,正因为它完全摒弃了「炫技」,使之完全服务于内容的表达。
这个看似简单的固定长镜头,其实大有玄机。
几十个表演者需要随着剧情推进,在合适的时机说出对应的台词。
其中大多是非职业演员。
每个人都在戏里,每一句台词的语调,其他人给出的反应,都无比精准、真实。
让观众如临现场,仿佛真的在看一场直播。
而这背后是大量的编排与练习。
同时,长镜头中所含的起承转合、情绪递进也不容小觑。
最开始讽刺村民的双标且自信;
随后又揭穿了面包厂的伪善;
最后包括法国人在内,导演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露出了阴暗面。
犀利讽刺的台词、跌宕起伏的剧情冲突、层层递进的内容与情绪……
导演全都举重若轻地做到了。
为什么要重点聊这场戏?
因为它恰恰挑明了整部电影的最大优点——以小见大。
一个镜头,折射出一个村庄,乃至一个国家之痛。
罗马尼亚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不同族裔之间,本就有难以消弭的隔阂。
或许我们对于种族矛盾的感受并不清晰。
但与之类似的地域黑、排外,却再熟悉不过了。
以省份、地区来划分一个人,并用先入为主的偏见来评判他,已经是见怪不怪的操作。
这甚至已经成了新一代的流量密码。
而在此之上,电影又进一步,用罗马尼亚,隐喻全球社会的撕裂。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在「村民大会」当中,有一个群体是缺席、失声的——
被排挤的亚洲工人。
明明,他们才是这场战争的由头。
可却从来没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权利。
村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没有了解过他们的为人。
分不清他们是来自哪个国家。
他们对具体的人,视而不见。
就好比当下,层出不穷的性别骂战中,男性也好,女性也罢,不再是具体生动的人,而是以标签的形式在以立场、主义为名的搏斗中释放仇恨。
隔阂变得越来越深。
影片最后,奥纳企图用猎枪击毙一只熊。
结果他追进丛林里后,发现又冒出了好几只熊。
也许在群体矛盾激化、分裂日益加剧的世界上,每个孤立的个体都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
其实,这种以小见大的拍法,在曾经的国产影视剧中并不少见。
张艺谋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就用高墙宅门之内的几位女性,勾勒出了千百年来饱受封建摧残的女性血泪史。
如今,这样的野心与手法正在逐渐丢失。
相反,《核磁共振》的导演蒙吉,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创作。
虽来自东欧边缘的小国,却已跻身世界瞩目的导演之列。
除了精妙高超的技术,蒙吉身上还有更值得国内艺术创作者借鉴的地方。
他此前的作品,《四月三周两天》《毕业会考》讲述也是罗马尼亚的故事。
前者透过堕胎问题探析社会,如今随着美国的堕胎法案争议,这片更是历久弥新。
后者讲述一个父母为了孩子的考试,无所不用其极的故事。
片中对亲子关系和社会弊病的追问,今天的中国人看了,依旧会百感交集,难以回答。
《核磁共振》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以小见大,举重若轻。
同样是游离于主流话语权之外,同样受文化差异所困。
蒙吉的电影却能在立足罗马尼亚的基础上,获
韩剧网最新电视剧在线观看2022
得全球范围的认可。
因为,他的电影讲述的不仅是罗马尼亚人的故事,更是普世的困境。
比起如何蹭热点,如何炫技。
这样脚踏实地的创作,才更值得内娱去追寻。
全文完。
最后,您如何评价 ( 《核磁共振》影评:牛 ×,这片是我的「互联网嘴替」! ) 呢?想查看更多影评,请关注 精彩高分评论 - 豆豆影评 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最新大片分享 - 豆豆影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