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本篇影评,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豆豆影评 喔。
最近,一部超强黑马杀疯全球。
上映一个月后票房高达 2 亿美元。
一举拿下全球惊悚片年度冠军。
从片名到预告,都已经点出了本片的特点——
用「笑」做文章。
宣传期时,片方就采用了「诡异之笑」的病毒式营销策略。
在美国职业棒球比赛的观众席中安插演员,露出诡异微笑。
播报新闻时,身后突然冒出这样一个笑容。
微笑变惊悚。
这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常见。
各位年轻人,早已为 QQ 表情赋予了别的含义。
女主萝丝,是一个正直的心理医生。
工作一丝不苟,对病人更是充满爱心。
为了收治没有医保的病患,敢直接和领导开杠。
学生入院后,一直在说自己没疯,而是强调自己被一个「怪物」缠上了。
在萝丝看来,这肯定是患者自己产生的幻觉。
萝丝立即打电话急救。
一转身,发现
古代电视剧排行榜2022前十名
学生不闹了。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女学生静静地站在她的面前,露出微笑。
经历此事的萝丝,开始变得疑神疑鬼,心不在焉。
回到家中,手都在抖。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诡异事件在她身上发生。
巡房过程中,她忽然发现另一个病人也在诡异地微笑。
随后还陷入魔怔,冲着萝丝连续大喊着:
「你快要死了你快要死了 ……」
然而,等萝丝叫人来强制约束,却发现:
这个病人正安静地躺在床上,并无古怪举动。
一晃神。
电话再次响起。
原来刚刚自己没有接起电话。
伴随着诡异的笑声,萝丝在派对上看到了已经死去的女学生。
正冲着自己微笑。
同样,电影中的反转也过于频繁。
其带来的惊喜效果被不断消解。
以致于后半部分的反转,有点让人麻了。
甚至还有不少颠倒式的摄影,故意让观众感到晕眩。
与空间扭曲相对的,是时间扭曲。
电影有意拉长、放缓一些镜头。
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理压迫。
当然,影片在惊悚之外,也制造了强烈的悬疑。
随着萝丝医生的怀疑与调查,她渐渐发现了多起案件之间的巧合性——
所有人都目击过另一个人在自己面前自杀。
而且,每个人在自杀前都在——
笑。
任何一部恐怖片,都会聚焦于一种心理内核。
《危笑》也不例外。
它聚焦的是,精神创伤。
除却片中的恐怖元素,影片探讨的其实是创伤后压力综合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PTSD。
影片中,每一个死者受到的诅咒,其实都是一种创伤。
即目睹他人的死亡之后,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激刺激。
创伤,是可以传染的。
或者说,创伤所带来的压力、刺激以及行为,是可以传染。
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据美国疾病管制预防中心的报告显示,虽然精神疾病不具传染性,但有大量证据表明,自杀是具传染性的。
最著名的案例便是当年富士康的 14 连跳。
这种自杀模仿行为,被称作「维特效应」,得名于大文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这部讲述少年自杀的小说在当年轰动一时,并引发了欧洲少年模仿自杀的风潮。
《危笑》其实也是借着一个恐怖片的外壳去提醒人们,要多多关注身边自杀目击者的心理健康。
电影前期,萝丝作为一个认真负责的心理医生,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表率。
比如,面对警察带有偏见的措辞,就表示出了不满。
对于患有精神创伤的病人,最忌讳的就是把他们当作「疯子」,失去耐心去倾听和陪伴。
萝丝在情绪崩溃后,就被所有人不理解。
未婚夫离她而去,觉得被她拖累。
即便同为受害者家属,在得知她的目的之后,发疯似的将她赶出门。
对于创伤,前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可能永远无法愈合,这就是创伤的本质
但,你可以学着跟它相处」
物理上的无痛,是正常的表现。
但,精神上的无疼痛,并不见得是一种「正常」。
试问,哪个成年人会在心理上完全无伤?
如果有,那一定会让人感到不自然吧。
遇见创伤,或轻或重,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重要的是,它们需要被看见,被理解。
而不是逃避,掩盖,压抑。
更不该是一句搪塞的,呵呵。
全文完。
最后,您如何评价 ( 《危笑》影评:今年最火的搞「笑」片,来了 ) 呢?想查看更多影评,请关注 精彩高分评论 - 豆豆影评 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最新大片分享 - 豆豆影视
精彩评论